ESG是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縮寫,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也是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備足夠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標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ESG已成為商業環境中重要的議題,成為投資者評估企業的重要指標;投資者考慮ESG因素,可以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同時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等做出重要的貢獻。
ESG概念最早由聯合國前秘書長科菲.安南牽頭發起責任投資原則(UNPRI)。UNPRI提出的“責任投資原則(PRI)”將社會責任、公司治理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首次提出ESG理念和評價體系。國際組織和投資機構將ESG概念不斷深化,針對環境、社會和治理三個方面演化出了全面、系統的信息披露標準和績效評估方法,成為一套完整的ESG理念體系。旨在幫助投資者理解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要素對投資價值的影響,并支持各簽署機構將這些要素融入到投資戰略、決策及積極所有權中,以降低風險、提高投資價值并創造長期收益,最終實現全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
隨著我國市場對ESG話題的持續關注,在剛過去的兩會期間,委員們就ESG話題提出了多項提案;我國在ESG領域的政策制定和實踐活動也顯著增加,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以及參與者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反映了我國對建立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的企業ESG標準體系的迫切需求。
監管層面:2月8日,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發布了《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的征求意見稿》引導A股上市公司發布ESG或者可持續發展報告,該指引對部分公司做出了強制性披露要求,如滬深交易所要求上證180、科創50、深證100、創業板指數樣本公司以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公司應當按照指引要求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鼓勵其他上市公司資源披露,北交所則執行自愿披露原則。
地方政策方面:3月1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發布的《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業ESG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成為全國首個省級ESG行動方案。該方案旨在通過提高企業ESG能力,增效賦能ESG市場,和優化ESG服務體系等措施,推動上海涉外企業加快提升ESG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涉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此外,方案還提出了要發揮高效智庫、學術機構等作用,培養ESG專業人才,為ESG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ESG的概念的引入和發展,從最初的風險管理工具,逐漸演變為一種重要的價值創造途徑,我國在ESG領域的實踐,不僅是對國際準則的應用,更是在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與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在ESG議題上的處理更加注重:把握機遇、創造價值,而非僅從風險和約束的角度考慮。2024年兩會期間的ESG關注和隨后的政策動向,標志著我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邁出堅定的步伐,通過持續的政策支持、市場引導和社會參與,我國的ESG實踐不僅在國內形成了積極的影響,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
ESG評價方向是從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這三個方面進行,每個方面都會設立科學合理的指標,指標體系能全面反映ESG的各個因素:
環境方面(E):履行政策執行、環境制度建立、可持續經營、環境風險管控、污染物排放及處置、資源能源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碳排放管理。
社會責任(S):環境友好、產品責任、客戶責任、勞動者權益保護、社區責任、安全生產、生態文化。
公司治理(G):現代化治理、治理規劃、治理行為。
ESG評價技術路線如下圖:
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在ESG領域深耕細作,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進一步實踐和創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北京東方縱橫認證中心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縱橫”)將走在行業前端,意在助力各企業完成ESG評價。廣州市明興電纜有限公司(簡稱“明興電纜”)于2024年4月14日,邀請東方縱橫專業的ESG評價團隊到企業現場取證評價。評價團隊在現場根據T/ CGDF 00011-2021《ESG評價標準》及其相關的ESG評價要求,就企業的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三個方面展開審核,對評價標準的3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和54個三級指標進行逐個審核評分,根據評價組核算明興電纜ESG評價總分數高于80分,故給予明興電纜頒發“AAAAA”評價證書。
隨著新能源的發展,以及對于碳達峰、碳中和的共識,各國家也加強了企業對于環境保護的監管,進一步促進相關企業對于可持續發展的重視,而ESG的這套評價體系也在多年的發展中日趨完善,自然而然獲得了很多公司的共識。無論您現階段走在雙碳領域,還是在ESG評價領域,東方縱橫都將走在行業前源,伴隨著您縱橫東方!